新疆伊宁县

关于印发伊宁县2017年农机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ynx001-/2017-0704018 公开目录: 政府文件 发布日期: 2017年03月15日
主题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文    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农场管委,县直有关单位:

    《伊宁县2017年农机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伊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39


伊宁县2017年农机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伊犁州农业工作会议和伊犁州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伊犁州人民政府“伊政办明电【201616号文《关于批转州直推进机械化养殖示范场(户)和农机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农业生产结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模式,提升我县农业机械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应用普及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根据通知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伊犁州党委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州农机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伊宁县2017年农机化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农机化“转方式、调结构”,以“两学一做”和“学转促”活动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总要求,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导向、一产上水平,以农机农艺相融合为路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通过提质增效,示范带动,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效益,促进农业机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升我县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基本原则

农机化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旨在推动各类农机化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和农机农艺措施的有效结合,加速提升农业种植生产农机化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潜能和效益及竞争力。

一是要以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八届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全年实现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为契机,把“一区一田”建设与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机化水平。

二是按照“保粮、强畜、优果、兴特”基本思路,以各乡镇场的优势和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因地制宜选择“一区一田”建设示范内容。在农业各产业中,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示范区要立足全程机械化,主攻薄弱环节,以示范带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

三是以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为引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效益要突出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农牧业现代化明显加快、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农牧民收入有效增加。

四是通过“一区一田”建设,建立完整的示范、推广、普及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模式,注重技术、装备集成,推进各类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示范区的转化应用,提升农机作业质量控制精准化,将示范区建设成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新技术推广基地。强化科技支撑和服务前移,实现科技服务田间化。

三、建设目标

(一)全面落实伊犁州直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伊宁县委、政府有关农业产业生产的部署,重点围绕伊宁县是州直玉米、小麦生产主产区,着力做好玉米、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主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和小麦高产机械化种植新工艺窄行匀播。通过示范区(田)建设,引进玉米、小麦生产中先进的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和农艺种植新技术,使示范区(田)建设所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周边地域起到很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二)通过示范区(田)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种植机械化、规模化和精准化。

(三)通过示范区(田)建设,强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补好全程机械化技术瓶颈的短板,大力推广应用农机深松、节水灌溉、秸秆综合利用、现代植保、机械化收获和玉米籽粒烘干等一系列装备和技术,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技术应用与装备配置的有效结合,实现农机技术应用全面、协调、均衡、持续发展,攻克精准播种、高效植保、玉米籽粒收获和烘干等机械装备适应性难题,探索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协调推进机制。

(四)全面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在多年开展农机作业质量建设基础上,探讨一区一田建设新规范,将示范区(田)建设成为各类先进适用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农机作业质量向更高层次、更加宽泛的领域拓展;向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拓展。

(五)通过示范区(田)建设,节本增效、促农增收效果显著。大力推广以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地、节能为主的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和农艺、农机装备相配套结合的农机化增效技术,使一区一田节本增效较当地亩均效益高出10%,农牧民人均增收50元以上。

四、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布局

1.“伊犁州直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于愉群翁回族乡阿勒推村,建设面积1800余亩;

2.在全县一类乡建设12个农机标准化作业质量示范区,示范区实施面积为1500亩,每个乡建设4-5个标准化作业质量示范田,示范田实施面积为800亩;

3.在全县二类乡建设5个农机标准化作业质量示范区(3个牧业乡除外),示范区实施面积为1000亩,每个乡建设2-3个标准化作业质量示范田、示范田实施面积500亩。

(二)建设任务

在示范区(田)建设中,采用先进深松技术、精量播种技术、农机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和现代植保技术,及先进收获技术和秸秆一体贮存综合利用技术,使农机作业质量控制精准化,技术服务田间化,稳步推进机械化、规模化、精准化、集约化种植管理。

五、组织机构和技术服务体系

1.示范区建设的组织机构

农机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示范区(田)建设顺利有序地展开,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按工作计划进行,工作任务职责明确,分工细化,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伊宁县农机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郭峰      县委常委

副组长:马勇      副县长

  员:王玉坤    县农机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艾克拜尔  县农业局局长

        库尔班江  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王德军    县农办副主任

        罗家祥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示范区(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机局,办公室主任由王玉坤同志兼任,成员由县农机推广站、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示范区(田)建设日常工作信息采集和档案管理及各项技术服务,示范区(田)所在乡镇场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和服务体系,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2.示范区(田)建设技术服务体系

示范区(田)建设过程中,实施前、中、后期重点建设过程进行技术跟踪服务,机具跟机作业,及时处理示范区(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建档,建立完整工作档案和动态管理信息,及时做好示范区(田)的小结和总结。

示范区(田)建设技术服务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长:王玉坤     县农机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副组长:艾克拜尔   县农业局局长

        王德军     县农办副主任

  员:姚秀芳     州农机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罗家祥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赵忠华     县农业种子稽查大队队长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陈学刚     县农机推广站高级工程师、站长

        张新亮     县农机推广站技术员

示范区(田)建设工作服务办公室设在县农机局,办公室主任由陈学刚同志兼任,协调各项技术服务工作和资料、数据、信息、图像采集,并做好示范对比和效益分析报告。

六、示范区(田)建设工作职责和主要措施

1.示范区(田)建设工作职责

以伊宁县农机推广站、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相关涉农部门为辅助,农机、农艺相结合,相互联动,协调推进,紧密配合,明确工作任务,确保示范区(田)建设顺利实施。

2.示范区(田)建设的分工

伊宁县农机推广站全程负责示范区(田)平地、耕地、整地、播种、植保、收获全程机械化技术和机具服务。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作物品种、土地营养测值、中耕植保及病虫害防治的药剂等技术服务和相关使用数据提供。

3.主要技术措施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一区一田建设的组织领导,保证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和农艺种植新工艺应用顺利进行,建立完整的制度,把任务分阶段落实到执行单位和责任人,保证各项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充分利用伊宁县一号文件政策资金扶持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示范区(田)优先补贴。

 

2017年伊宁县农机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考核表


项目

评分依据

评分方式

分值

得分

备 注

(一)

15分)

各乡镇场政府高度重视农机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工作,成立已乡主要领导负全责,分管领导抓具体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

制订农机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发展思路、目标、计划、总结。有醒目的标识牌,明确技术措施及效益分析等。

查看相关文件档案资料

7

各乡镇场对农机作业质量示范区(田)建设开展示范情况要有全程记录、图片、信息等资料,建立全程工作、技术、效益分析、对比试验数据等完整档案

查看相关文件档案资料

8

(二)

55分)

一类乡建立15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区1个,每村500亩的示范田1个。 二类乡建立8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区1个,每村200亩的示范田1个。牧业乡建立3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区1个,每村50亩以上的示范田1个。

现场查看、验收

15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配套机具应用(以机具配置方案或机具配置措施为主)

现场查看档案资料

10

示范区(田)作业质量,对比试验示范,综合效益分析。

现场查看,农业技术部门提供相关依据

20

宣传标识牌,宣传和技术培训等

现场查看和档案资料

10

(三)

30分)

运用农机深松、卫星导航等高效、低耗、自动化、智能化农机新技术及配套新机具,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一区一田必须使用4种以上新技术,作业机具配套科学合理,有机具配套方案。

查看相关机械化技术装备

20

示范区农机农艺技术应用成果总结,有效开展不同模式,不同田间管理,节本增效的成果。

查看相关对比试验数据资料

10

合计

100

 

 

(责任编辑:郝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