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宁县

伊宁县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2012-02-08 信息办 

伊县党发〔2012〕1号

中共伊宁县委员会 伊宁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

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场)党委、政府(管委),县直机关各党委、党组、总支(支部),各部、委、办、局、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驻县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伊宁县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现就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总体思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牧业为目标,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龙头,大力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引领、良种繁育、人才培养“三大工程”,着力提升现代畜牧业、高效种植业、特色林果业、劳务经济四大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项目带动和财政扶持,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奋斗目标: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人均增收1300元,着力构建农牧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机制,为“十二五”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夯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计划安排25505万元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其中项目资金19975万元,县财政直接投入5530万元。

(一)强化现代科技示范引领,着力提升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1、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

增收目标:畜牧业实现人均纯收入2406元(其中渔业59元),人均增收351元(其中渔业11元)。

主要任务和措施:

(1)坚持标准化小区集中养殖与农户家庭养殖共同推进。通过政策扶持新建、二期建设高标准养殖小区11个,努力打造精品小区。大力推广“三贮一化”饲草料加工及科学配方饲喂技术,新增5000亩优质饲草料基地,新建青黄贮窖100座,完成青黄贮加工50万吨。坚持“奶牛、育肥、养禽、养猪”四业并举,通过贷款贴息等措施促进千家万户发展养殖,新增养殖户1000户。年末牲畜存栏达到88万头(只),出栏80万头(只),家禽最高饲养量达1100万羽。肉、奶、蛋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16%、10%,达到4.45万吨、14万吨、4.3万吨。

(2)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完成牛冷配改良3万头,购进种公牛16头。在多浪农场启动种猪繁育。加大小畜改良力度,种羊繁育基地规模达到9群,引进种公羊2000只,自繁1000只,完成改良肉羊30万只。全面维修10个配种站,确保发挥作用。

(3)抓好畜牧业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强制免疫、产地检疫等措施,新建流动报检点5个,强制免疫率达98%以上,免疫效价合格率达75%以上。扎实做好牲畜电子耳标佩带工作力度,加大养殖、销售、屠宰等各环节的瘦肉精监测和打击力度,建立健全动物免疫标识、肉食品安全检测可追溯体系。推进管道鲜奶体系建设,新建挤奶厅3座,对管道奶实施价格补贴。加强生鲜乳零售市场监管,实行管道奶定点销售,确保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

(4)加大草场保护力度。实施草场禁牧18万亩,完成草原治蝗30万亩、灭鼠40万亩、清除毒害草10万亩,切实抓好草原防火工作。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牧民定居350户,逐步实施定居游牧民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完成远冬草场牧民住房改造60户,新建春秋草场暖圈50座。新建综合服务站5座、乡级屠宰点3座、药浴池5座。

政策保障:投入3314万元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其中项目资金1535万元、县财政直接投入1779万元,重点扶持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推进良种化,管道奶体系建设等。

组织保障: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哈力艾力,副县长海军主抓畜牧养殖业。县畜牧局牵头落实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根据以上任务和政策措施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执行落实扶持政策的管理考核细则。

2、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

增收目标:种植业实现人均纯收入2958元(其中庭院经济151元),人均增收320元(其中庭院经济43元)。

主要任务和措施:

(1)积极推进以土地流转为基础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设1个2000亩县级示范园区,10个500亩乡级示范园区。扶持、引导和鼓励农民在自愿流转土地、取得稳定收入的前提下,通过劳动力转移再增加收入。支持县内外大户、企业采取承包土地、统一经营的方式建设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示范带动。做好县、乡两级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规划设计,综合展示高产创建、特色和多熟种植、特色林果、现代设施农业、土地流转整合、高效节水灌溉、标准化农机作业等现代农业元素,带动提升全县农业生产水平。

(2)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围绕粮食安全,主攻单产提高。一是普及良种。加强与国内各大种业公司的联系洽谈,在多浪农场、阿热吾斯塘乡等乡(场)发展1万亩玉米制种田,建设小麦“三圃田”560亩,良种田2万亩,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同时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农资安全。二是普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通过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标准化农机作业、节水灌溉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提升全县种植业栽培管理水平,确保小麦、玉米单产分别提高10公斤、35公斤,小麦千斤田和玉米吨粮田分别增加3万亩、5万亩,达到18万亩、25万亩。

(3)抓好特色高效种植,全力推广间作套种等立体农业。以花生、西甜瓜、地膜马铃薯+蔬菜、薰衣草、鲜食玉米、正复播蔬菜、草莓等特色种植模式为主,继续推广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各类高效种植模式(如玉米套种茄果类、豇豆等)。积极与疆内外院校合作引进新的特色高效种植模式。蔬菜、油料、瓜类、酱用蕃茄等特色高效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复播面积达到25万亩,千元田增加7.6万亩,达到50万亩。

(4)巩固提升设施农业。围绕北山坡、青年农场等重点基地,着重做好350座温室的修复改造工作,抓好种植技术服务和标准化栽培,提升产品质量,引导由单一蔬菜种植向油桃、杏、葡萄等特色设施林果发展。

(5)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实施好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围绕农、林、畜重点示范园(区)做好机械化装备配套,结合县、乡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2万亩标准化农机作业和新机具推广示范区。

政策保障:投入9267万元扶持高效种植业发展和农村新能源使用推广,其中项目资金8010万元,县财政直接投入1257万元。重点扶持良种普及推广、高效示范园建设、高效种植模式推广、先进农机具使用等。

组织保障: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马健,副县长江尔森、成广一主抓高效种植业,县农业局牵头落实全县高效种植业发展工作,根据以上任务和政策措施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执行落实扶持政策的管理考核细则。

3巩固提升林果业。

增收目标:林果业人均纯收入达到563元,人均增收170元。

主要任务和措施:

(1)确定林果业发展规划布局。2012-2015年倾力打造7个万亩林果示范基地,即:以多浪农场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万亩葡萄基地;以维吾尔玉其温乡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万亩葡萄基地和万亩苹果基地;以青年农场为中心,辐射周边乡的万亩苹果基地;以阿热吾斯塘乡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万亩苹果基地;以吉里于孜镇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万亩杏基地;以萨木于孜乡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万亩树上干杏基地。巩固提高幼龄果园4万亩,不得套种高秆和甜菜等影响林果生长的作物。壮大多浪农场、北山坡葡萄产业,新增葡萄5000亩。建立4个林果业技术服务组,包片落实责任、包园负责技术,狠抓“巩固提高,提质增效”管护合同落实,全面抓好果园管护和技术指导服务。2012年全县挂果果园面积达到5万亩。

(2)狠抓示范园建设。重点抓好青年农场3000亩苹果、多浪农场3000亩葡萄、吉里于孜镇3000亩杏、萨木于孜乡1000亩树上干杏4个县级示范基地建设。在阿热吾斯塘乡等15个重点乡镇(场)各建立3个乡级林果示范园(1个结果果园、1个幼龄果园、1个新建果园)。县园艺开发中心在县级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建设1个50亩的优质苹果高效示范园。

(3)抓好林业生态建设。采取“四沿一结合”建设方式,即:沿山、沿路、沿河、沿田,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防护林建设和村庄道路绿化。依托低产田改造、土地平整等项目,大力推进农田林网化体系建设。新建用材林、防护林1.5万亩,实施封山育林1.4万亩。在218国道、北山资源路等主要交通干道重点打造8-10条高标准防护林带。

(4)狠抓林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林果业病虫害防治力度,组建一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伍,发挥好6个林果业有害生物监测点作用,在重点防治期每10天一测报,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

(5)抓好苗木保障。2012年新栽植林果苗木由各乡镇(场)通过县政府采购中心招标采购,优先采购本县出圃苗木,所需苗木费用由种植户自行解决。苗木的起苗、栽种等环节由苗木检测鉴定专家组严格把关,确保栽植苗木的质量。在本县苗木不足的情况下,确需外调苗木的,经申请林业部门同意,方可外调苗木,所调运的苗木必须具备“一签两证”。

政策保障:投入4519万元扶持林果业发展,其中项目资金3704万元,县财政直接投入815万元。重点对2008年以来栽植的、成活率在85%以上合格果园和示范园进行扶持补助,资金直接补助到户。结合项目资金、贷款贴息等措施,重点对2012年新发展葡萄、苹果等特色林果的种植示范户加大扶持力度。

组织保障: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马健,副县长江尔森、成广一主抓林果业。县林业局牵头落实全县林果业发展工作,根据以上任务和政策措施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执行落实扶持政策的管理考核细则。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非农收入。

增收目标:2012年实现人均非农收入3091元、人均增收459元,其中劳务收入1567元、人均增收346元,农村二、三产业收入1524元,人均增收113元。

主要任务和措施:

(1)实施好5300名青年农牧民技能大培训工程,加大订单培训比例,探索企业直接参与授课和宣传的培训模式,促进培训机构与企业、学员之间的链接,培育一批产业工人。

(2)加强有组织转移工作力度。加强对劳务派遣公司、劳务经纪人的扶持和规范管理,新组建5家劳务派遣公司、总数达到15家,在现有1312名劳务经纪人中至少培育出100个优秀劳务经纪人。围绕大企业、大集团用工需求及安居富民工程,抓好就地就近转移;继续做好秋季拾花劳务输出工作。结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拆迁户等措施减少农业人口,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3000人,长期稳定转移人数增加4000人,达到3.5万人以上。

政策保障:投入1050万元扶持劳务经济发展,其中项目资金500万元、县财政直接投入550万元。主要用于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

组织保障:县委副书记刘建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涛,副县长江尔森主抓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县人事劳动局牵头负责全县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制定具体的劳务派遣公司、劳务经纪人管理考核办法。

(二)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主要目标任务:

实现1126户4200名贫困人口脱贫。一是实施阿乌利亚乡克孜布拉克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二是实施喀拉亚尕奇乡牧道建设等三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引导群众利用庭院种菜、栽果树、搞养殖增加收入。在全县建立克孜布拉克村等10个庭院经济示范村。2012年实现庭院经济人均纯收入151元,人均增收43元。

政策保障:投入658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工作。

组织保障:县委常委艾木拉江、副县长海军主抓扶贫开发和庭院经济工作。县扶贫办牵头落实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县团委、妇联牵头主抓全县庭院经济发展工作,扶贫办负责庭院经济示范村建设工作。

(三)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主要目标任务:

1、建立稳定的专业培训机制。选派280人到新疆农业大学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规范化培训,其中农口系统专业技术人员200人,乡镇和农口部门领导40人,优秀乡土人才和科技特派员40人。在农口系统严格落实“三定三挂钩”管理制度,县乡技术人员全面实行示范园、示范林、示范养殖区技术承包责任制,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2、加强科技合作与人才引进。积极争取与涉农科研院所合作,在我县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实验、示范基地。选聘5名科研院所专家或内地优秀乡土人才来我县开展技术指导或科技创业。从区内外高等院校招聘42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本科学历以上32人,研究生学历以上10人,享受人才引进相关政策。

3、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在抓好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和“科技之冬”培训的同时,加强各类示范基地现场实践操作培训和外出观摩考察培训。2012年在农口各领域培养科技示范户1000户。

4、加强以县三农信息中心为龙头的四级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县三农信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办好伊宁三农信息网维文网站,增设特色产业信息窗和产业动态分析两个栏目,规范“农技110”热线咨询服务,探索开展专家技术咨询网络视频交流服务。依托皇宫市场打造伊犁河谷“信息巴扎”,建设信息橱窗长廊,每周更新发布,逢巴扎日在三农信息中心利用电子显示屏播放电影片,穿插播发市场信息以及农业科教片。二是组织专家在中心开展技术讲座或技术咨询服务,引进有影响的劳务中介公司、农产品营销公司合作开展相应服务,探索有偿信息服务机制。三是扶持培育4个信息化示范乡、20个示范村。通过给予计算机购置和上网费补助、设置信息发布栏等方式,从农畜产品经纪人、种养殖大户、巷道长、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宗教人士中选择扶持60户文化水平较高、信息意识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信息中心户,支持其利用信息做好服务。

政策保障:投入250万元用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奖励和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新疆农业大学培训费用100万元,外聘专家(优秀土专家)经费25万元,外出观摩学习经费40万元,科技进步奖励经费30万元(表彰奖励优秀技术人员、优秀科技示范户、优秀科技特派员、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55万元(含项目资金20万元。示范乡、村信息服务设施设备购置15万元,60户信息中心户服务设备及信息资费补助15万元,“三农”信息中心设施建设、改造以及服务平台开发、短信服务等25万元)。

组织保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刚,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马健,副县长江尔森主抓全县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县科技局牵头制定总体培养、考核管理办法并牵头监督检查,县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科协配合,并制定各自领域专业技术员、农民技术员的培养和考核管理细则。

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马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涛,副县长江尔森、成广一主抓农村信息化工作,县科技局、三农信息中心负责落实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主要目标任务

1、通过优惠政策扶持新宁糖业、雪莲乳业、华蓝生物科技、博泰食品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进一批果蔬加工保鲜和畜禽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新增果蔬保鲜库容5000吨以上。

2、以“杏香商贸公司”为龙头加强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在本县和伊宁市设立10家直销店。

3、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工作。认证绿色农产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有机产品1个。对创建新疆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新疆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

4、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培育3个州级示范合作社、5个县级示范合作社。

5、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全县设立“粮油、蔬菜、肉等副食品放心店”125家,其中社区设立5家、20个乡镇(场)各建1家、选择100个村各建1家。按照县城每个店3名、乡镇每个店2名、村级每个店1名人员安排155个公益性岗位。建立节假日粮油、蔬菜、肉等副食品应急储备机制,保证常年储备面粉250吨、大米50吨、油20吨、肉20吨,确保各族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米、面、油、肉、菜。

政策保障:一是县财政投入139万元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支持保鲜库建设、农产品质量体系和品牌建设、合作组织建设等。二是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实施“放心店”工程。

组织保障: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马健,副县长江尔森、海军主抓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县经贸局(产业化局)牵头负责产业化发展具体工作,县招商局、供销社、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配合。县粮食局负责实施“放心粮油店”工程。

(五)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主要目标任务

1、渠道防渗:完成渠道防渗自然长度150公里。

2、防洪工作:新建永久性防洪堤10公里,河道、渠道清淤1700公里。

3、高效节水:结合林果业及高效种植业,在北山沿线集中连片实施高效节水面积2.5万亩。同时,农业综合开发办完成愉群翁回族乡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

4、饮水安全:一是利用项目资金解决和改善莫洛托乎提于孜乡等5个乡14个村1.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农村自来水入户3000户(一户一表、水表出户);二是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方式积极筹资,对吐鲁番于孜乡等6个乡11个村100公里的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

5、水产养殖:争取国家资金对500亩老旧池塘进行改造,引进虹鳟、金鳟等冷水鱼2万尾,新增名、特、优养殖面积10亩。同时,积极开展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工作。

政策保障:投入6048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其中项目资金5398万元,县财政直接投入650万元。重点支持“一事一议”防渗渠建设、农村饮水老管网改造等,同时积极推广高效节水。

组织保障: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马健,副县长江尔森主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县水利局牵头负责全县农田水利的具体工作,制定农田水利建设具体实施计划和奖补管理考核细则。

(六)抓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主要目标任务:

1、全面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县统一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评价机制,评定信用户64708户、占比86%,评定A级信用村60个、占比42%,评定信用乡5个、占比25%。营造全社会“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信用环境,最终实现“信用惠农、信贷支农、政策助农、服务便农”的总体目标。

2、加快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完善“农户联保”、“大联保体”等农村互助互保组织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经济特点、形式多样的新型担保模式。加强农户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的管理,完善“贫困农户+担保中心+信用社+扶贫贴息”贷款担保模式,扩大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的覆盖面,切实发挥其作用。

3、调整信贷结构,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人民银行要将支农再贷款限额分配、再贴现规模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效相挂钩。县域金融机构当年新增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要高于上年,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可贷资金的70%以上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切实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

组织保障: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对乡镇(场)的绩效考核。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马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涛主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县人民银行负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

(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主要目标任务

围绕安居富民整村推进,每个乡确定一个县级示范村。同时,充分利用好农村“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建设,改变生产生活条件,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协调配合,促进项目资金集中投入,突出抓好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改变村庄面貌。2012年力争创建4个州级示范村。进一步抓好现有州级示范乡、村的巩固提高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奖励,重点推进1个乡和3个村向自治区级示范村层次迈进。

政策保障:一是县财政投入110万元作为各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奖补资金。二是充分利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引导鼓励群众自发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凡属于农村道路、小型水利、人畜饮用水、电力、公共环卫、公共绿化及其他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通过“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完成建设的,除获得自治区财政对筹资投劳金额50%的奖补资金以外,县财政再给予20%的补助。

组织保障: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马健,副县长江尔森、李峰主抓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委农办牵头负责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各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配合。县委农办进一步完善县级示范村的考核验收细则。县财政局(乡财局)做好农村“一事一议”奖补申请的统筹指导工作。

三、加强宣传、督查,落实责任

(一)全面深入开展宣传。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三农信息网、宣传单、座谈会和劳动力大培训等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开展扶持政策的宣传工作,让各族干部群众知晓2012年全县农牧民增收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统一全县干部群众思想。尤其是让扶持政策家喻户晓,使广大农牧民全面了解补贴内容、程序和要求。

(二)吃透精神,发挥扶持政策最大效应。各乡镇(场)、各部门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组织部门和乡、村干部认真学习研究,吃透政策精神。对于能够整合、配套使用的扶持政策尽量集中捆绑使用,尽最大可能让扶持政策发挥出最大的效应,让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一是争取按月督查、季度督查、随时督查等方式,加强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效能督查。二要严格做好扶持政策兑现落实的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要在2012年1月底前制定完善兑现扶持政策具体的、科学的、严谨的考量办法,确保扶持政策规范操作,实施便捷、落实得力。县四套班子分管农口工作领导以及县委农办、县效能办、纪委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要加强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扶持政策的执行落实让县委放心,让群众满意。

附件:《伊宁县2012年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扶持政策》

中共伊宁县委员会

伊宁县人民 政 府

2012年1月1日

附件

伊宁县2012年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

促进农牧民增收扶持政策

一、现代畜牧业方面

县畜牧局咨询电话:4024550;书记13999576797;

局长18909998685

(一)高标准养殖小区建设。①对单批次饲养规模达到育肥牛1000头、奶牛300头、羊3000只、猪1000头、鸡10万只的养殖小区,经上级部门按建设标准验收合格的,每个小区水电路生态环保设施补助40万元。棚圈建设补助。每个养殖小区棚圈建设必须达到10个以上,每个棚圈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每平方米补助150元。?草鸡、草鹅养殖小区基础建设每个补贴20万元。

(二)品种改良。引进新疆褐牛优质种公牛,每头补助4000元;引进萨福克优质肉用种公羊,每只补助2000元;引进阿勒泰优质种公羊,每只补助200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青黄贮窖建设。养牛规模达到50头以上或养羊规模达到200只以上的养殖户,新建的单个青黄贮窖容积达到50立方米以上的,每个窖补助1500元。养殖小区中建设的青草贮窖按此标准进行补助。春秋草场暖圈建设、乡级屠宰点和报检点建设。每座暖圈面积达到100平方米标准,每座补助5000元;新建3个乡级牛羊屠宰点,每个补助15万元;新建5个报检点,每个补助1.5万元。?管道鲜奶体系建设。新建挤奶厅3座(每座至少容纳16头奶牛),对基础设施建设每座补助25万元。对管道鲜奶每公斤补助0.2元。

(四)牧民定居。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每户补助4万元,县财政每户补助2万元。

(五)畜牧业贷款贴息。投入400万元对建设养殖小区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示范户、2012年新发展养殖业的农户按照基准利率给予一年期的贷款贴息。

二、高效种植业方面

县农业局咨询电话:书记4025859,18909992687;

局长4022939,13899715235

(一)落实好国家政策补贴资金。冬小麦、玉米的良种补贴,冬小麦农资综合补贴、收购直补,按自治区2012年标准执行。

(二)农村户用沼气。每座补贴2150元,共补1000座。

(三)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农民的责任田流转给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者大户2年以上(从2012年起)、连片面积达到500亩以上,集中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对种植者给予每亩200元补助(作物种植后兑现100元,实现示范作用后兑现100元);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每亩补助50元,在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后兑现。以上补助均连续实行两年。

(四)设施农业。以北山坡、青年农场设施农业基地为重点,维修改造温室350座,实现冬生产的每米补助100元。

(五)甜菜订单种植。在县域内种植甜菜交售到新宁糖厂的每吨补助7.5元。

(六)高效种植。按绿色标准种植的蔬菜园,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给种植者每亩补助400元(种植后兑现200元,采收后兑现200元)。特色、高效种植。从全县范围内单户种植5亩以上、亩纯收入较高、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高效农作物种植户当中,评选出200户,每户奖补1000元。

(七)贷款贴息。投入60万元对新建和改造温室、特色高效规模种植、投资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和个人按照基准利率给予一年期的贷款贴息。

(八)农机具购置补贴。投入1650万元对符合购机补贴标准的购机户进行补贴。(县农机局咨询电话:书记4026701,13909995079;局长4026705,13565255796)

三、特色林果业方面

县林业局咨询电话:书记4024517,18999396263;

局长4024558,13909995150

(一)2008-2011年定植的合格果园。2009-2011年定植成活率、保存率达到85%以上的果园,仍按原定标准和补助年限执行,每亩每年补助50元; 2008-2011年定植,经林业部门考核验收达到示范园标准的,每亩再一次性追加奖补150元。

(二)2012年新发展的经济林。鼓励集中连片发展。新栽植葡萄、苹果、杏及其它果园连片面积在10亩以上,成活率达到85%以上,葡萄每亩每年补助500元,连续补两年,苹果、杏及其它果园每亩每年补助200元,连续补三年。均不得套种高秆和甜菜等影响林果生长的作物。

(三)林业生态建设。新建用材林、防护林最低造林面积在1亩以上、防护林林带两行以上、用材林行距8米以内,成活率达到85%以上,凡列入林业工程项目的,每亩一次性补助200元。

(四)设施林果业。林业和农业部门共同组织验收,县财政按照林果业栽种标准株数折合面积,每亩一次性补助200元。

(五)贷款贴息。投入30万元对2012年新发展经济林的示范户按照基准利率给予一年期的贷款贴息。

四、劳务经济方面

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咨询电话:书记4051508,13909998058;

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副主任4051123,18999577285。

(一)投入1000万元实施农牧民技能大培训工程。

(二)投入50万元对作用突出的优秀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经纪人进行奖励。劳务派遣公司当年稳定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人以上,季节性转移2000人以上,评选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6个,各奖励5万元、2万元、1万元;劳务经纪人当年稳定转移农村劳动力150人以上,评定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鼓励奖40名,各奖励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

五、农业产业化方面

县产业化局咨询电话:局长4027862,18999398761

(一)果蔬保鲜库建设。2012年计划新增5000-10000吨保鲜库容。补助起点库容最低为300吨/座,建设一座300吨库容的保鲜库补助4万元,每增加100吨追加补助1万元。

(二)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完成一项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良好规范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各一次性奖补1.5万元。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2012年,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的农产品首次获得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名牌农产品称号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同一产品获得同一级别多个品牌称号,只进行一次奖励,不重复奖励。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用发挥突出,2012年创建成为自治区级、自治州级、县级示范合作社的,分别一次性奖补10万元、5万元、3万元。县供销社咨询电话:书记4022871,13519993216;主任4021998,13909994235

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

县水利局咨询电话:书记4021206,13119999913;局长4022781,13909994566

(一)“一事一议”水利工程。县财政对防渗渠按标准流量(0.4m3/s)每公里奖补2.5万元,对标准永久性防洪堤每公里折算成6公里标准流量防渗渠进行奖补,对农村饮水老旧管网改造每米补助10元。

(二)高效节水。固定式高效节水,每亩国家补助200元。

七、信用户、村、乡创建

县人民银行咨询电话:行长4022970,13999386188;

办公室4027183

对信用评级增加的信用户、村、乡,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贷款规模增加的优惠政策。

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

县委农办咨询电话:主任4022858,18909993717

(一)通过州级示范村、州级重点村、县级示范村验收的,县财政分别奖补10万元、5万元、3万元。

(二)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凡属于农村道路、小型水利、人畜饮用水、电力、公共环卫、公共绿化及其他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通过“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完成建设的,除获得自治区财政对筹资投劳金额50%的奖补资金以外,县财政再给予20%的补助。

县财政局咨询电话:乡财局局长4022878,13319992007

(责任编辑:信息办)

上一条:2012年伊宁县全力做好事关群...
已是尾条